游客发表
为落实今年发布的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保部今年2月29日专门发通知提出了分期实施的时间要求。
这几年,黄山市大力实施保绿、还绿、增绿等六大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王福宏代表建议,国家在现有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措施,使生态补偿机制更好地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原则。
生态环境优越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品牌。报告提出,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这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导向,有利于正确处理保护地和受益地之间的关系。革命老区六安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也是生态要求高的地区,保护生态环境任重道远。传统火电厂给千家万户带去了光明,但它本身也是能源消耗大户、污染排放大户。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环保、林业、旅游、城乡建设等多个部门,容易出现多龙治水、政出多门的弊端,不利于整合资源,形成整体合力。
在发展目标上,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文明城市,力争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生态补偿试点,安徽走在全国前列。28日全天,污染指数都是处于污染行列
几场寒流过后,北京也决定于11月1日陆续开始提前供暖。冰城哈尔滨的冬季漫长,从十一长假过后不久就开始供暖,前后要经历半年的供暖季。哈尔滨等城市的pm2.5数值在噌噌地涨,北京又将迎来怎样的冬天呢?北方供暖季加重空气污染一到冬天,空气里就有股煤烟味,每天回家鼻孔里都是黑的。根据《燕赵都市报》10月21日报道,河北省高碑店市开始将地热泵供暖系统同于居民供暖。
特别是一早一晚,天都被烟熏得灰土土的,有时候下的雪都是黑乎乎的。而随着几年来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紧抓不懈,全国各地都在考虑用清洁能源取代高排放、高污染的煤炭进行采暖。
一场秋雨吹来了全国各地的秋高气爽,北方部分地区已经从深秋向初冬慢慢过渡。伴随着烧秋和冬季供暖的到来,全国各地大气环境又将迎来新的考验。据《兰州晨报》10月18日报道,冬季供暖带来的大气污染也困扰着兰州这座西北城市,一到冬天,因为污染严重,兰州的老人容易呼吸道感染。有暖气的冬天开始不再难熬,但百姓或将面对新的困惑供暖季节的空气污染可能会更加严重。
近期,我国北方地区气温骤然下降,东北和西北局部地区已经开始飘起雪花。10月22日,哈尔滨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发布9个监测点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哈尔滨的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一直以来,大气污染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使老百姓深受其害,实施煤改气后,如今北京冬天良好天数出现过比夏天良好天数还要多的情况。据《京华时报》5月16日报道,今年北京在原计划对东、西城非文保区1万户居民实施煤改电的基础上,新增改造5000户,以推进核心城区无煤化进程,改善北京空气质量。
而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时间段,冬季多在清晨四五时及晚上七八时,也就是供暖起炉的时段,夏季多在清晨六七时。一位高校教授表示。
据哈尔滨新闻网10月23日报道,哈尔滨今冬开始供暖后迎来首个烟尘天。清洁能源陆续取代煤炭供暖随着全国各地pm2.5检测数据的陆续公布,百姓对大气污染的了解不再局限于是否有雾霾等感官之上,而对环保也有了更多的诉求。
哈尔滨市民张女士现在每天都带着口罩出门,这个习惯已经有10来年了。根据新疆网10月25日报道,北京赴新疆煤改气专家组成员、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供热管理办公室主任郭维圻说,北京是从1998年开始实施煤改气改造,经过逐步改造,到2004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根据该《办法》,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应当采用集中供热方式或者使用清洁能源供暖。据了解,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困扰哈尔滨以及其他北方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哈尔滨冬季80%的天气为轻度污染。节能减排到了一年最紧要的冲刺阶段,PM2.5也开始从摸石头过河逐渐转向正轨。不得新建、改建、扩建燃煤供热锅炉。
随着供暖季的到来,北京会不会也如哈尔滨等城市,大气污染随之加重呢?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到,今年北京市新增供热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但供热燃煤量却比去年减少30万吨。这种零排放、零噪音的绿色供暖方式,让市民的冬季取暖告别了黑烟和噪声。
目前北京市冬季供热方式中,燃煤供热已不足5成,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大幅增加,北京今年供热天然气用量同比将增加8亿立方米左右。根据《黑龙江日报》10月19日报道,《哈尔滨市原煤散烧污染防治办法》已经完成修订,并于10月1日起施行。
北京核心城区告别取暖煤由于寒流屡屡侵袭,北京将于11月1日陆续开始提前供暖不得新建、改建、扩建燃煤供热锅炉。
这种零排放、零噪音的绿色供暖方式,让市民的冬季取暖告别了黑烟和噪声。根据《黑龙江日报》10月19日报道,《哈尔滨市原煤散烧污染防治办法》已经完成修订,并于10月1日起施行。冰城哈尔滨的冬季漫长,从十一长假过后不久就开始供暖,前后要经历半年的供暖季。伴随着烧秋和冬季供暖的到来,全国各地大气环境又将迎来新的考验。
目前北京市冬季供热方式中,燃煤供热已不足5成,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大幅增加,北京今年供热天然气用量同比将增加8亿立方米左右。北京核心城区告别取暖煤由于寒流屡屡侵袭,北京将于11月1日陆续开始提前供暖。
随着供暖季的到来,北京会不会也如哈尔滨等城市,大气污染随之加重呢?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到,今年北京市新增供热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但供热燃煤量却比去年减少30万吨。哈尔滨等城市的pm2.5数值在噌噌地涨,北京又将迎来怎样的冬天呢?北方供暖季加重空气污染一到冬天,空气里就有股煤烟味,每天回家鼻孔里都是黑的。
有暖气的冬天开始不再难熬,但百姓或将面对新的困惑供暖季节的空气污染可能会更加严重。据了解,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困扰哈尔滨以及其他北方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哈尔滨冬季80%的天气为轻度污染。
据《兰州晨报》10月18日报道,冬季供暖带来的大气污染也困扰着兰州这座西北城市,一到冬天,因为污染严重,兰州的老人容易呼吸道感染。而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时间段,冬季多在清晨四五时及晚上七八时,也就是供暖起炉的时段,夏季多在清晨六七时。一位高校教授表示。据《京华时报》5月16日报道,今年北京在原计划对东、西城非文保区1万户居民实施煤改电的基础上,新增改造5000户,以推进核心城区无煤化进程,改善北京空气质量。
10月22日,哈尔滨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发布9个监测点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哈尔滨的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一场秋雨吹来了全国各地的秋高气爽,北方部分地区已经从深秋向初冬慢慢过渡。
特别是一早一晚,天都被烟熏得灰土土的,有时候下的雪都是黑乎乎的。根据该《办法》,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应当采用集中供热方式或者使用清洁能源供暖。
清洁能源陆续取代煤炭供暖随着全国各地pm2.5检测数据的陆续公布,百姓对大气污染的了解不再局限于是否有雾霾等感官之上,而对环保也有了更多的诉求。一直以来,大气污染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使老百姓深受其害,实施煤改气后,如今北京冬天良好天数出现过比夏天良好天数还要多的情况。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